跳到主要內容區
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
Department of Education, University of Taipei

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國際史懷哲教育志工泰北偏鄉小學服務。教四乙盧宜良、簡良平教授撰。

「老師,您下次還會來嗎?

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國際史懷哲教育志工擁抱泰北偏鄉孩童

「老師,你下次還會來嗎?」,泰北華興小學學童含淚相問。他們依依不捨,緊跟著臺北市立大學國際史懷哲師資生回到旅館,團員們只能用深深的擁抱跟孩子們說再見,為這趟意義非凡的教學旅程畫下句點。

▲出團時,搭飛機前的興奮與緊張。

112 1 28 日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簡良平教授率領師資生國際史懷哲 16 位團員,前往泰北清萊府美斯樂地區華興中文小學施行教育志工服務。本計畫由師資生提供專業中文教學,協助當地學童中文學習及華語言應用能力。本團於 112 2 11 日完成教學成果展,在學童期盼老師再來的眼淚中結束任務,於隔日順利返回臺北。

華興小學位於泰北美斯樂地區,學校由華人子弟辦理,承繼當地中華民國傳統教授繁體中文,並以台灣教材為首。學校自 2016 年後接受加拿大籍上觀下成師父全額贊助,學生學雜費全免,故此,所招收學童以貧困者居多。學校校舍因 2020 年大雨滑坡而重建,硬體教學設備仍顯不足。目前華人子弟占約一成,當地少數民族 Ahka 學童約九成。

▲校長肯定團員的教學,邀請大家一同用餐,並送伴手禮給團員們。

幼稚園學童五十多名,小學部約八十人。小學部學童以中文程度分級,中文程度確實無法與國內學童相提並論。臺北市立大學 110 國際史懷哲團隊成員克服各項難題,提供小學部一至六年級各班為期兩週共 38 節的中文學習課程。

▲臺北市立大學及華興小學的老師們,在學童兩旁,默默陪伴及守護著。

執行國際史懷哲計畫期間,團員每日晨起召開課程會議,與指導教授進行備課、議課與學生輔導紀錄等討論。午後,三點起進入學校整理教具、打掃教室及與學童互動或打球或踢球。在教學上,師資生們每出奇招,各個獻出十八般武藝回應學童們不同學習風格。

教師們透過說學逗唱、手繪構圖、平板構圖、肢體表演、角色扮演、歌唱與舞蹈輔助教學重點,重複示範注音符號、拼音與朗讀、解釋詞語、認識字形與字義。不按牌理出牌及活潑生動的學習設計吸引學生目光,讓他們忘記泰文講中文,教室裡傳來讀書聲、歡笑聲及歌唱聲,聲聲入耳,在寧靜的山谷中令人動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