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
Department of Education, University of Taipei

教育論叢

主編的話

《教育論叢》的旨趣-真正實現學術自由與自主

經教育學系師長的支持,《教育論叢》獲得出刊的機會,本刊物的旨趣,具體來說是要實現大家常講的學術自由和作者專業自主精神。當前教育期刊與人文社會期刊分級有其理想,然而實際運作時卻也存在一些疑慮。因此《教育論叢》編務將體現下列特色。

一、講究論文實質內容而非寫作格式或刊物格式

學術要的是思想、見解與立論,今日教育學術刊物卻以內稿多寡並依符合APA格式來作分級依據,誠屬不妥。美國心理學會所訂的APA格式,一不適合文科論文,二不切合各地文化,教育學術界卻奉行此「洋八股」。因此,《教育論叢》將減少這些格式上的限制。

二、真正面對學術的本質而非學術的末流

什麼是學術的本質,簡單的說就是思想的博大精深。追求方法運作及資料分析,若少了思想,將使學術研究流於技術操弄。不講究思想,學術會退化成學者的職業例行工作,論文也變成學者的語言遊戲。學術期刊分級後已不可能登載老子道德經、莊子寓言、孔子論語及柏拉圖對話,在學術匠氣沖天之際,也正是思想大師入土之時。因此,《教育論叢》將尊重作者獨特思想與創見。

三、確實反映文科學術特質而非理科學術典範

文理分科在學術性格上確實有本質上的差異,理科易有共識、有共同接納的理論及相互評比的客觀標準。反之,文科從古至今一直存在多元論述以及百花齊放的現象。因此,《教育論叢》將刊登作者各自主見與論述,供讀者欣賞。

四、鼓勵人們提供好學深思所得而非霸權宰制言路

學術期刊分級出現排行榜及名牌效應,登載文章即可獲取龐大名聲與物質利益。於是,期刊論文審查成了殺戮戰場,霸權、宰制及操弄遠甚過往。因此,《教育論叢》以形成性評價方式,友善態度對待作者論述成品。

學者論述發表不應為了獎金獎助,學者本應好學深思,並將探究思考所得化為章篇,提供讀者參閱並以文會友。《教育論叢》只是作者與讀者的中介,寄望社會上能有更多的學術自由活潑氣氛,扭轉當前「學術茂盛,思想萎縮」的困境。

本刊分三大部分:論文、評論及案例,希望能提供讀者多元的視野。謝謝本期提供文稿的作者及協助編務的人員,使本期能順利出刊。